查看原文
其他

强化创新链产业链精准对接,赋能浙江高质量发展 —— 贲圣林院长代表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发言

浙大ZIBS 2022-05-10


6月9日,省政协十二届十四次常委会会议在杭州举行,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、全国两会精神和省委部署要求,围绕省委重大决策开展专题政治协商。省委书记车俊到会并讲话。省政协主席葛慧君主持。省委常委、秘书长陈金彪,省政协副主席、秘书长出席。


车俊在会上强调,在建设“重要窗口”中展示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新样子。车俊说,大家在发言中提出了许多很有见地的意见,体现了作风之实和履职之能的较好结合。这次专题政治协商充分展现了政协服务中心大局的政治自觉,展现了政协专门协商机构的担当作为,展现了政协协商议政的务实民主作风,是一次高质量的协商。省委将对大家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认真研究、充分吸纳。


会上,8位政协常委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,建设高素质强大人才队伍、打造高水平创新型省份作了发言。浙江省政协常委、经济委员会副主任,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、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院长、管理学院教授贲圣林作了《强化创新链产业链精准对接,赋能浙江高质量发展》的发言




以下为发言内容整理:


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:“要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,加快科研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,把科技成果充分应用到现代化事业中去。”总书记的重要论断,尤其对疫情后的今天,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这对于提高企业内生动力,增强核心竞争力,推动高质量发展,应对全球严峻挑战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。

我省经济体量大,市场主体活力强,对外依存度高,但核心竞争力还不够强。2019年规上企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仅为14%,远低于广东的32%和江苏的21.8%,PCT(专利合作协定)国际专利数更是仅为广东的7.4%(浙江1879件,广东25256件)。我省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,成为“重要窗口”,必须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、深度融合,以创新链推动产业链,提升价值链。为此建议:


一、围绕传统特色产业,实施“强链”工程,推动产业高新化



我省传统产业体量大,门类多,块状经济突出,依托劳动力成本优势向依托核心技术、品牌价值的产业转型任重道远,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艰巨。一是发挥领头雁作用,以龙头骨干企业牵引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。我省传统产业中龙头骨干企业占一定数量,2019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,我省有91家,占比18.2%,居全国首位。但这些企业有的大而不强,缺乏战略眼光和创新能力,产品处于中低端,应把创新作为强链的重要工具,不断固化和提升产业链优势产品,形成传统特色优势产业,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。二是发挥排头兵作用,以冠军企业引领产业转型升级。国家工信部已公布的263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中,有47家来自我省。要立足排头兵优势,组织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,形成“龙头企业+单打冠军+隐形冠军+创新型小微企业”的产业配套架构,带动更多企业从被动的追赶者,成为超越追赶的领先者。三是以数字经济引领产业转型,促进高质量发展。借助数字经济“一号工程”,加快推进“1+N”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和行业联盟建设,实现产业间工业协同,加快产业存量的有机更新,走出一条“数据标准化—协同制造—转型升级”的发展路径。


二、选择重点优势产业,实施“补链”工程,推进产业集群化



目前我省重点优势产业和企业遭遇攀升瓶颈,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产业更受到严重制约。为在产业重构中变“危”为“机”、抢占“先机”,亟需围绕标志性产业,聚焦“卡脖子技术”和“断链”的情况,对接国家工业强基工程,针对产业链中的“断点”和“堵点”予以“补链”,提高我省、我国主导的产业链韧性。一方面,做好“通讯录”,全面查缺补漏。强化数字安防、集成电路等我省十大标志性产业中的“卡脖子”链环,编制技术攻关清单,组织浙江大学、之江实验室以及企业研究院等优势创新力量协同攻关,寻找国内外科技力量精准攻关。要针对十大优势产业链,逐个落实产业规划、支持政策、专家团队等相配套的推进体系。另一方面,引领“新基建”,开展错位竞争。凸显我省特色产业,与兄弟省市展开错位发展。积极响应国家“新基建”战略,加快建设以云计算、大数据、物联网、5G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,为国家产业链布局贡献浙江力量。


三、瞄准全球高端产业,实施“建链”工程,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



我省应紧盯航空航天、生物工程、前沿新材料等高端未来产业,加强科技创新前瞻布局,努力抢占制高点。一是搭建开放创新平台。抓住全球科创中心向中国转移的窗口期,积极对接国内外优势资源,在环杭州湾大湾区内选择一定空间,创新土地使用、资源集聚、功能集中、政策叠加机制,积极推动研发、制造、开放交流和人居功能的综合统筹,打造创新浓度高、创新生态优的新平台。二是加强科技创新前瞻布局。围绕创新强省建设目标,全面实施科技新政,加快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,建立专利预警、导航机制,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,努力在“互联网+”科技创新方面实现新突破,加快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引擎。三是未雨绸缪谋划应对。立足全球,做好布点和“补链”,尤其是根据美国对我战略的复杂多变,寻好产业和技术“备胎”,为占领国际制高点打好基础。


四、切实强化精准对接,优化“两链”生态圈,打造产业创新共同体



“强链”、“补链”与“建链”工程的实施,均需立足于构建开放、共享、协作、共赢的“3+3”产业生态全链条:即以产业链为载体,以创新链为抓手,以价值链为目标,构建人才链、服务链、资金链三重支撑的产业生态体系。一是依托“政产学研创投”,打造产业创新共同体的“浙江模式”。一方面,建立健全科学完备的政策供给链。通过组建创新领导小组,按需设立科学委员会,启用推广金融顾问等制度,为产业创新共同体提供强有力的领导、组织和机制保障。另一方面,发挥我省块状经济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,整合高校、科研机构、上下游企业等,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,作为精准对接产业链和创新链的重要抓手。二是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契机,推进区域产业创新一体化进程。在后疫情时代全球产业链重构过程中,充分借力长三角产业集聚优势,利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资本要素配置功能,借力外资“补链扩链”。积极融合G60科创大走廊、未来科技城等科创平台资源,更多挖掘外资在知识溢出类和科技创新类产业上的潜力,合理引导国际风险投资进入“硬科技”产业。



本文感谢浙江省政协经济委陈月亮主任、王春晓副主任的精心指导以及浙江省政协经济委办公室孙开颜主任、徐明同志的协调;感谢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宋华盛教授、国际联合商学院雷李楠博士、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(AIF)观智国际金融科技研究室负责人罗曼及浙大AIF杭州(区域)研究中心的支持。


相关新闻:

贲圣林院长获评“省政协履职突出委员”

简讯 | 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周国辉一行调研国际联合商学院

浙江省政协经济委员会来访浙大国际联合商学院

贲圣林院长主持浙江省政协“委员会客厅” 第七期会议

省政协会议进行时丨ZIBS院长建议推动浙江新兴金融中心建设



编辑|图文排版   杨吟之


推荐阅读

国际联合商学院开启金融科技人才培养新篇——ZIBS金融硕士(iMF)项目扬帆起航

春风得意马蹄急,一篇看尽ABC!国际联合商学院iMBA项目概览


关注ZIBS,点亮在看!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